凡兴师十万,出征千里,百姓之费,公家之奉,日费千金。内外骚动1,怠于道路2,不得操事者,七十万家3。相守数年,以争一日之胜。而爱爵禄百金4,不知敌之情者,不仁之至也,非人之将也,非主之佐也,非胜之主也。故明君贤将,所以动而胜人,成功出于众者,先知也。先知者,不可取于鬼神,不可象于事,不可验于度5,必取于人,知敌之情者也。
故用间有五:有因间,有内间,有反间,有死间,有生间。五间俱起,莫知其道,是谓神纪,人君之宝也6。因间者,因其乡人而用之7;内间者,因其官人而用之8;反间者,因其敌间而用之9;死间者,为诳事于外10,令吾间知之,而传于敌间也11;生间者,反报也12。
故三军之事,莫亲于间13,赏莫厚于间,事莫密于间。非圣智不能用间,非仁义不能使间14,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15。微哉!微哉!无所不用间也。间事未发,而先闻者,间与所告者皆死16。
凡军之所欲击,城之所欲攻,人之所欲杀17,必先知其守将、左右、谒者、门者、舍人之姓名,令吾间必索知之。必索敌间之间来间我者,因而利之,导而舍之18,故反间可得而用也;因是而知之19,故乡间、内间可得而使也;因是而知之,故死间为诳事,可使告敌;因是而知之,故生间可使如期。五间之事,主必知之,知之必在于反间,故反间不可不厚也。
昔殷之兴也,伊挚在夏20;周之兴也,吕牙在殷21。故惟明君贤将,能以上智22为间者,必成大功。此兵之要,三军之所恃而动也23。
【注释】
- 内外骚动:全国上下混乱不安。
- 怠于道路:怠,疲惫、疲劳。运输军需物资的队伍因在路上辗转而疲惫不堪。
- 七十万家:指大量民众不能正常地从事劳动,比喻兵事对正常农事的影响之大。曹操注:“古者八家为邻,一家从军,七家奉之。言十万之师举,不事耕稼者七十万家。”
- 而爱爵禄百金:而,如果;爱,吝啬;爵,爵位;禄,俸禄。指吝啬爵位、俸禄和金钱而不肯封赏间谍。
- 先知者,不可取于鬼神,不可象于事,不可验于度:这里指要做到事先知道敌人的情况有三个不可:一不可取于鬼神;二不可对事物进行机械类比推测。象,相像;三不可验证于天象星辰运转的“度”。验,应验。度,度数,指星辰的位置。
- 五间俱起,莫知其道,是谓神纪,人君之宝也:俱,都;起,使用;道,途径,规律;神纪,神妙莫测的道理。纪,道,理。是说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,使敌人觉得莫测高深,这是神妙的道理,是国君的法宝。
- 因其乡人而用之:指利用敌国的普通人做间谍。因,凭借、根据,这里引申为利用。
- 内间者,因其官人而用之:指收买敌国官吏做间谍。官人,指敌国官吏。
- 反间者,因其敌间而用之:所谓反间,就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,使其为我所用。
- 为诳事于外:诳,迷惑、欺骗。即故意向外散布虚假的情况,假装泄漏了机密,以欺骗、迷惑敌人。
- 令吾间知之,而传于敌间也:指让我方间谍了解我所故意泄露的虚假情况,并传给敌人,使敌人上当。有的版本此句为:“令吾间知之,而传于敌也。”
- 生间者,反报也:反,同“返”。指到敌方了解情况后,能活着返回报告情况。
- 三军之事,莫亲于间:军队最亲信的人,无过于委派的间谍。
- 非仁义不能使间:这里指如果吝啬爵禄和金钱,不能做到以诚相待,则无法用好间谍。
- 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:微妙,精细奥妙,这里指用心精细、手段巧妙;实,指实情。不是用心精细、手段巧妙的将领,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。
-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,间与所告者皆死:间事,用间谍的事情;发,发轫,开始行动。用间谍的事情还没有开始行动,就预先被敌人知道了,那么间谍和知情者都要处死,以灭其口。
- 军之所欲击:即“所欲击之军”,宾语前置。“城之所欲攻”,“人之所欲杀”句式同此。
- 导而舍之:导,引导、诱导;舍,释放。对敌人派来的间谍设法诱导他,并交给其一定的任务,然后放他回去(为己所用)。
- 因是而知之:指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内情的意思。
- 昔殷之兴也,伊挚在夏:商朝的兴起,是由于重用了在夏为臣的伊尹。
- 周之兴也,吕牙在殷:周朝的兴起,是由于重用了在殷为臣的吕牙。
- 上智:指具有很高智谋的人。
- 三军之所恃而动也:恃,依靠。指军队要依靠间谍所提供的情报而采取行动。
【题解】
郭化若: 本篇首先着重论述了解敌人内部情况之重要,但因当时间谍才开始出现,尚欠经验教训。所以只能提出用问的重要性和五种间谍的名称,保密的纪律,间谍的任务和使用反问之重要。最后谈殷之用伊尹,周之用吕尚为例,其实两人都不过是普通的老百姓,不担任任何官职,因而也不了解统治阶级内部的情况,是不恰当的举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