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企业之所以活不长做不大,难以突破成长的瓶颈,主要原因不是企业家没有看到风口和机会。中国企业家市场嗅觉非常敏锐,看风口和机会的能力很强。但是小企业的成功,往往完全依赖企业家的个人能力,没有形成团队,没有打造一个有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的组织。这就导致做到一定规模以后,企业的成长就受制于企业家的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。企业家如果不能致力于构建一个不依赖于个人的组织,不能完成从流寇乱闯到战略成长、从个人能力到组织能力的转型升级,企业的成长就会止步不前,进而越做越艰难。
企业生存与发展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“流寇乱闯”,一种是“战略成长”。
流寇乱闯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战略,哪里有钱往哪里扑,哪里是风口就往哪里闯。
读过历史的朋友,大概都知道李自成和捻军的故事。起义军很小的时候,到处流窜;起义军“发达”之时,还是流窜。到处流窜,四处奔波,注定不得善终。没有长远打算,没有主营业务,不注重组织建设,毛泽东把这种思想和行为称为“流寇主义”。
所谓战略成长,则是战略牵引组织进化,或者说战略引领业务成长。判别企业是否进入战略成长阶段,有三个基本条件,第一个是否有长远目标,并且愿意为这个长远目标做投入;第二是组织进化,组织能否在目标牵引下,通过完成具体任务,构建独特能力。或者说是否能够适应变化,不断进化,持续生存;第三是否是有主航道,一段时期内主营业务能否保持相对稳定。
流寇乱闯阶段往往也是低效生存阶段,比如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,“智术浅短,遂用猖蹶”;战略成长阶段也是高效成长阶段,比如“隆中对”之后仅14年,蜀汉建国。
流寇型企业之所以要转型为战略型的企业,理由很简单:因为流寇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,成规模发展的可能性太小。这就好比买股票,想着每天都能买到涨停板的人,经营业绩一定不好;真正好的人一定是保持细水长流,持续稳健经营,才能笑到最后。
在流寇阶段没有积累,今天干这个事儿,明天干那个事儿,能力没有积累起来。恰恰是到了战略成长阶段之后,才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核心能力,而且围绕着这个核心能力不断地积累和拓展。
企业如何实现战略性成长呢?首先是树立战略意识,要在求生本能之外,有意识地发育企业组织力,打造业务竞争力。有了战略意识,在具体操作上,以战略成长模型为指导,建立一个“市场导向,战略牵引,绩效驱动,组织进化”的经营管理体系。